您现在的位置是:探索 >>正文
为特未来开启钥匙政报告献策香港协会首施四把数字金融
探索3271人已围观
简介在香港这座国际金融中心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刻,2023年特首施政报告公开征集意见的窗口期显得尤为重要。作为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的观察者,我注意到香港Web3.0协会这次提出的建议可谓切中要害,既展现了行业的前瞻性,又体现了务实精神。区块链基建:要"快"更要"稳"提起Web3.0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区块链。但说实话,现有的公链就像是一条条还没完全修好的高速公路——车速上不去、收费站不统一、时不时还有安... ...
在香港这座国际金融中心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刻,2023年特首施政报告公开征集意见的窗口期显得尤为重要。作为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的观察者,我注意到香港Web3.0协会这次提出的建议可谓切中要害,既展现了行业的前瞻性,又体现了务实精神。
区块链基建:要"快"更要"稳"
提起Web3.0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区块链。但说实话,现有的公链就像是一条条还没完全修好的高速公路——车速上不去、收费站不统一、时不时还有安全隐患。协会会长陈德霖先生建议建设的开放许可链方案很接地气,就像邀请信誉良好的银行、科技公司和监管机构一起当"道路养护工",既保证了速度,又确保不会"翻车"。
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他们准备组建技术小组的构想。这就像是给香港的数字基建装上了"自主研发引擎",不再是简单照搬国外方案。想想看,要是未来香港能拥有自己的区块链底层技术,那在国际数字金融领域的议价能力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人才困境:一场不能输的"抢人大战"
说到Web3.0人才,真是让人又爱又愁。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论坛时,听到不少企业抱怨:高薪都招不到懂智能合约开发的专业人才。这次协会建议政府资助培训课程,简直就是及时雨。
我特别认同要从大学就开始培养的观点。记得去年港大开设的数字金融课程,报名学生挤破了头。这说明年轻人对这块的热情很高,关键是我们的教育体系要跟上。建议不仅能培养技术人才,还要培养懂监管、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,这才是香港的优势所在。
稳定币:数字经济的"定海神针"
谈到稳定币,就不得不提去年某国际稳定币暴跌引发的连锁反应。香港如果能推出受监管、有公信力的稳定币,就像给波涛汹涌的加密市场扔下一个"稳定锚"。协会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很关键,毕竟在新兴领域,谁先制定规则谁就掌握了话语权。
我观察到新加坡、日本都在加紧布局,香港这次要是能抢得先机,说不定能复制当年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成功经验。毕竟背靠祖国大陆的市场,香港在稳定币领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跨部门协作:打破"信息孤岛"
最后这条建议可谓直击痛点。数字资产涉及金管局、证监会、创新科技署等多个部门,就像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的交响乐团。以前经常出现各部门政策步调不一致的情况,让从业者无所适从。
建议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的想法很有建设性。我在采访中了解到,很多金融科技企业最头疼的就是合规成本太高。如果政府能建立统一协调机制,不仅能让企业少走弯路,也能提升监管效率。
香港Web3.0协会这些建议,让我想起20年前香港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时的情景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但机会稍纵即逝。在全球数字经济竞赛中,香港已经拿到了入场券,现在需要的是更果断的行动。期待特首施政报告能采纳这些建议,让香港在新一轮数字革命中继续领跑。
Tags:
相关文章
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,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?
探索说真的,最近比特币这个过山车行情看得我心脏病都要犯了。上周还风光无限地冲破12.4万美元大关,转眼就被PPI数据泼了盆冷水,呲溜一下就滑到了11.7万美元附近。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快!通胀数据成了"搅局者"说实话,3.3%的PPI数据确实给了市场当头一棒。那些整天喊着"降息要来了"的分析师们,现在一个个都闭上了嘴。我有个在华尔街做交易员的朋友跟我说,现在交易大厅里都在传:"通胀这个老妖怪又回来了... ...
【探索】
阅读更多OpenAI权力地震:700人公司500人倒戈,微软意外捡了个大便宜
探索记得1997年苹果开发者大会上那个经典场景吗?乔布斯被一位工程师当场质疑不懂技术,当时的乔帮主淡定回应:"犯错这件事,没人比我更在行。"这句话放在今天的OpenAI身上简直不要太贴切——这家公司正在用最惨烈的方式证明:光有技术理想主义是不够的。昨晚那封500多名员工的联名信刷屏时,我正在喝咖啡,差点把杯子打翻。700人的公司,500人集体逼宫?这可不是什么《权力的游戏》情节,而是真实发生在硅谷的"... ...
【探索】
阅读更多币圈惊魂夜:暴涨暴跌中被套牢?老司机教你绝地求生
探索最近的币圈真是够刺激的!相信不少朋友都经历了这样的心惊肉跳:刚刚加仓,行情就突然跳水;才开了空单,市场又像脱缰野马一样疯涨。我一个老客户昨天还在群里发牢骚:"这行情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,心脏都要跳出来了!"确实,在这个24小时不停歇的市场里,稍不留神就会被套得死死的。第一招:认清你的"套牢程度"就像医生看病要先分轻重缓急一样,解套也得先评估仓位情况。我发现很多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"鸵鸟心态"——被套... ...
【探索】
阅读更多